赵丽娜:以笔触连接世界的艺术使者

2025-01-20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49





赵丽娜:以笔触连接世界的艺术使者

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2025年01月20日 19:20
图片
赵丽娜(子溪)

出生于山东,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教授,中国国家画院青年艺术中心画家,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

作品被中央党校、中央芭蕾舞团等机构收藏。2020年参与设计作品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发表科学杂志期刊获奖。2024年《天坛畅想曲》版画做为国礼赠送予北京中轴线申遗组委会及外宾。
出版:《当代新锐水墨画家系列——赵丽娜卷》《水墨名家经典作品集——赵丽娜》《国画—东方艺术——赵丽娜》

发表:《美术研究》《中国美术报》《收藏家》《艺术市场》





ZHAO LI NA

图片
图片

赵丽娜艺术作品欣赏

图片
图片

艺术与科学的交互与融汇

文/赵丽娜


艺术与科学,看似两种迥异的领域,但在当代社会,它们越来越多地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产生了许多有趣的新可能。


图片


《天瑞祥和——天坛畅想曲》

200cmx200cm
纸本设色
2023年




图片


《冰雪之昴——北京冬奥会》

240cmx200cm
纸本设色
2023年



说起科学与艺术的议题,我脑海中闪现的是70年代发明的能让航空器的太阳翼在大气外无损耗的折叠专利,这位设计师酷爱折纸,并从千金榆树叶的完美折叠中取得灵感。看似迥异的领域,其实在相互借鉴交融。两者不该是孤独的,是所有行业的载体和赋能。公元前500年毕达各拉斯的"万物皆数"把艺术等等总结于数据之中,一千多年后斐波那契又把所有数据总结成了艺术形式。这两者的关系处处体现,比如物质本身分子原子电镜图就是最精妙的艺术图谱,而且源于对自然和物质的尊重。


图片


《清莲圣境—开封清心阁》

240cmx115cm
纸本设色
2024年



图片


《秘境系列之一》

75cmx53cm
纸本设色
2014年



传统意识中科学是数据严谨的,艺术是生发随意的,但从古至今证明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从中汲取创作灵感。达芬奇作为艺术家与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他对人体结构、飞行器、武器等等精确描绘反映了其深厚的科学造诣。郑和踏浪到非洲的足迹与地图是分不开的,最早的地图没有那么精确,也正是不断分析纠错与手绘最早的攻略,《航海图志》。伽利略等先贤《日月》展示。领域无不体现着他们之间的完美融合,又如遗传学之父孟德尔也是一名植物学画家。现代许多科普读物搭配生动形象的插图,来更好地诠释抽象的科学概念,这也是科学与艺术的成功结合。


图片


《神秘之境——鸟嘴医生》

45cmx120 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图片


《秘境系列之二》

150cmx72cm
纸本设色
2014年



另一方面,当代艺术作品中也越来越多地涉及科技元素。艺术家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创作,比如多年前的投影、激光、3D打印、代码等,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来探索人与科技的关系,打造有机、流动的视觉效果,展现了科学运算的美感。还有艺术家将大数据和可视化技术应用于作品中,将抽象的科学数据变成immersive的艺术体验。


图片


《Cubli平衡世界》

85cmx50cm
纸本设色
2015年




图片


《欢乐舞》

130cmx45cmx3
绢本立体装置
2008年


与人们生活最近的形式,一些电影银幕上构建迷人的未来世界,模糊了科学幻想与艺术创作的界限。科幻小说通过运用科学原理推演极端情景,来探讨人性和社会问题,展现了艺术表现手法的力量。科学与人文艺术的交融也催生了“科学艺术节”这样的文化盛事。又正如今天这场盛宴!


图片


《黎曼猜想》

30cmx45cm
纸本设色
2023年




图片


《玄圃之境》

45cmx105cm
纸本设色
2015年



简而言之,艺术可以推动科学思维的开拓与灵活,科学也可以成为艺术的源泉与工具。两者的结合,不仅产生了许多有趣的作品,也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科学与艺术都有超越功能、触及人心灵深处的力量。当它们碰撞、交汇,能产生更大的化学反应,对增进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时长13:39

袭古制今》赵丽娜专访




图片
图片

后疫情时代

生态与美学关系的思考

文/赵丽娜

经历了疫情的灾难,生态的议题是目前国际上最重要的赖以解决的大事件,提起生态浮现科技、自然、生物、经济能动......它是一个庞大的循环体,各个分支象大脑神经元一样层层相连,所有物质拥有相同的理化基础,人类已经可以厉害到AI上了户口可能就坐在你我身旁,很多方面我们可以拆解再造,但自然和生命却是是难愈合的,疫情来临之际全球慌乱,我们的生命不能从气态固态,和新认知的波色态等离子态等自如转换,但是艺术的灵魂似乎可以,艺术的最大区别就是想象力不会被物质控制和阻碍,这是艺术的其中一个独特性。


图片


《玩偶奇遇记》

200cmx220cm
投影、双层绢、素描纸
2008年



图片


《髶》

75cmx45cm
纸本设色
2013年



前一阵去青海采风,除宁静、壮美、震撼之外,感受最多的是地表极其碎弱被破坏,又分析了去欧美考察参观的地貌。毋庸置疑胡焕庸线的准确性,在此线以西明显资源与植被稀缺修复缓慢,受地理位置影响。全球真正宜居的完美城市并不太多,大致每个不同的地区趋之若鹜追求的是什么?比如北欧有极夜现象,人们在极昼时期疯狂的找时间去晒太阳。整个人类追求的还有就是寿命,有专家指出延长寿命的方法是低温环境和少量饮食,促使代谢率越低寿命越长,但是人类对能源的过度开发引起的污染造成全球气温逐年升高。这又说到艺术,艺术会有身心安静的功能降低代谢。这是另一个独特性!


图片


《时间简史系列之一》

148cmx70cm
纸本设色
2015年



图片


《万国来朝——马可波罗游记》

240cmx138cm
纸本设色
2024年


说起能源,貌似能源危机、实际是人类想象力的危机。光伏、水藻烯烷燃料产生能量,直到未来核聚变能量的成熟!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除了理性思维还需要感性想象。艺术推动想象力从而促进科技和各门类的发展,转变成产能,也是艺术的特性与功能!正如艺术的发展趋势一样,一切都是未知。正如新冠病毒带来的灾难,百年前突如其来的西班牙大流感艺术家们创作大量作品冲击着大众的内心,这是对无处安放的灵魂的寄托。艺术家是在为众生呐喊和抚慰人们的心灵。视觉艺术更容易让大众迅速捕捉激情与心灵康复,会容易让大众反思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和负作用。艺术是最容易融汇跨界于各个行业,治愈系一部分也指艺术的特性!


图片


《开物之玄圃—科技之光》

240cmx200cm
纸本设色
2021年




图片


《城市水系系列》

35cmx69cm
纸本设色
2021年


我的作品2005年开始画人与自然山和水之间的关系,虽然是人物专业,但是喜欢山水写生,去研究自然地貌。2008创作了3D影像接合国画和多层透明装置《梦幻岛》,人群在透明鱼缸中迷茫,投影鱼群在缸外游动。为了表达城市的人们产生被隔绝孤独的感觉,对未来的迷茫无法与别人建立内心的联系。虽然当时很多人对国画的立体表达理解不了,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艺术方向,但是10年之后国画装置却成了流行。


图片


《时间简史——小王子的梦》

80cmx53cm
纸本设色
2015年




图片


《时间简史之三》

140cmx90cm
纸本设色
2015年


当时孙磊老师为我写了重要的评论,而且正好又印证了当今疫情隔离的状态,正如郭振宇老师的大型装置的表达令人震撼。我欣慰之余,更相信只要真实表达自己内心的艺术就是可以与大众互动与引领。也印证了科学家提出有一种迷姆的物质,让人类的文化思维传染。这正是为什么在地球上大致同一时期会有相似的文明和思想。虽然艺术无法量化,周伟华老师也讲到艺术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艺术家更应当努力站在时代前沿,尊重生命艺术与自然,是与生物的互动缔结,反映对人类的警示,美是恒定的宇宙规律里永恒的音符。


图片


《时间简史系列之四》

148cmx70cm
纸本设色
2015年




图片


《梦幻新娘》

70cmx130cm
绢本立体装置
2009年



弗里曼戴森提出人类文明的三个等级,我们目前都没有到一,所以一切也都是文明的起点,我们盼望找到难以捉摸的奇点。我们的艺术将与生态共生,只有共同努力做好知识储备,对自然的敬畏,才能在健康文明的阶梯上不断前进。


图片


《崆》

140cmx68cm
绢本设色
2015年




图片


《时间简史系列之二》

148cmx70cm
纸本设色
2015年




图片


《欢乐舞》

130cmx45cmx3
绢本立体装置
2008年




图片



图片

展览经历


2025年天地立心—《中国美术报》年度青年艺术家学术提名展
2024年《寻幽探微—2024中国工笔画艺术展》
2024年《国之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5成立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2024年《海晏河清· 朗朗乾坤—新时代廉洁文化美术作品展》
2024年《中国画画文物·中国国家画院北京中轴线主题作品展》
2023年《科技与艺术时空探索—西北工业大学当代艺术邀请展》
2023年《“后海派"艺术大展》
2023年《水墨壹佰大墨有风—南北双城正月水墨艺术大展》
2023年《与大家同行—女艺术家作品云展》
2023年东北工业题材国内巡展
2022年北京798艺术节主题展
2022年09月中国国家画院青年艺术中心走进绍兴主题创作展
2021年12月"天地人和"中国国家画院冬奥会主题展
2021年11月"后疫情时代生态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艺术专场
2021年08月中国国家画院“国泰民安”人物画作品展
2020年03月乘风破浪"她水墨"中国当代女艺术家展
2020年03月致敬崇高·心系英雄—名家作品展
2019年06月学院新方阵—新粉本
2019年06月舞动的梦想—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优秀艺术家芭蕾绘画展
2019年01月“百年荣耀 文脉传薪”中国国家画院
2018年11月“新粉本”工笔展
2018年10月CCNN中国画品牌计划—当代名家学术展
2018年06月中德书画友好文化交流展,德国
2017年07月“艺境”即空间艺术邀请展,三亚
2017年07月以中国画之美——展示中央党校校园文化采风创作展,中央党校,北京
2017年06月学院新方阵,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7年06月威尼斯双年展图像展
2016年12月图像·画意——当代工笔画学术邀请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2015年10月水墨新浪,北京
2015年10月中国水墨国际话语权推广项目—大美水墨·当代邀请作品展,北京
2015年09月红廷别墅秘境 赵丽娜作品品鉴会,北京
2014年09月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主题展,北京
2014年06月花溪秘境—赵丽娜作品个展,唐山
2014年01月首届70后水墨大展,南京
2012年07月峰会国际典藏首届多国艺术家邀请展
2012年06月美国芝加哥亚洲艺术家邀请展,美国
2012年04月南京2017中国画邀请展
2009年11月《中国林州水墨双年展》
2009年08月《薪火相传——唐勇力教授工作室研究生教学成果展》,北京
2008年06月《青年美术家提名展》铜奖,北京
2008年08月《走进法国——当代艺术展》,法国
2006年01月《中国水墨新锐年展》,北京
2004年04月澳门中国画展,澳门





图片


图片

敬请关注

图片



本链接资料来源艺术家本人,转载请注明

点击阅读原文至艺术家官网欣赏更多作品

会员风采 · 目录
上一篇当代视角下的美学——王树祥的“愚界”



来源:北京工笔重彩画会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